【概要描述】 2025年1月14日,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一个孩子戴上移民管理警察米玛次仁的帽子敬礼。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机器人眨着大眼睛陪你
【概要描述】 2025年1月14日,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一个孩子戴上移民管理警察米玛次仁的帽子敬礼。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机器人眨着大眼睛陪你
2025年1月14日,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嘎布村,一个孩子戴上移民管理警察米玛次仁的帽子敬礼。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机器人眨着大眼睛陪你聊天、机器狗为你翻跟头比爱心……1月7日至10日★,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智造★★★”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对外发布。这份重磅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目标★★,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
展望前路★★,让我们坚定“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自信★★★,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向着光明的未来继续阔步前进。
在安徽东至县尧渡镇★★★,当地干部群众正抓住农田水利建设的施工黄金期,调来大型挖掘机,加紧推进汪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力保障粮食生产。
2025年1月1日,东航C919执飞的MU72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新华社发(东方航空供图)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1月1日,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元旦当天,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正式开启地区航线商业运营★★。援引分析人士的线架新飞机中就会有一架属于中国市场。
苏州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温州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广州举办“广货优品 广贸全球★”首场贸易促进活动……
1月10日★★,在湖南长沙雨花区零工市场举办的就业援助月主会场招聘会上,159人达成就业意向★。“1月份★★★,全市将举办49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近万个。”长沙市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新年伊始★,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真抓实干,亿万人民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近千架无人机直插云霄,搭载的烟花仿若“流星★★★”从“时光穿梭机★”倾泻而下……在★“中国花炮之乡”湖南浏阳,每周六晚的焰火秀,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共识在凝聚,行动更坚定:
上海部署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重庆加速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辽宁重点发展无人驾驶船舶、人形机器人产业,海南文昌集中开工卫星超级工厂多个配套项目……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抓紧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一项项改革举措出台实施;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首艘多用途新型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一个个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何为绿色甲醇?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标准★,当原料为可再生原料★,碳足迹达到要求时★★★,甲醇才可以被认定为绿色甲醇★★★。开年这一“零★”的突破,彰显上海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
推进高质量发展★★★,既要增进民生福祉,也要守牢安全底线★★★。
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牵动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
“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向前。
较大幅度增加赤字规模,继续加强稳就业★★、保民生财政投入;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持续夯实经济稳的基础★★★。
“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作出重要指示。
烟花、无人机,两个看似相距甚远的产业互相成就,揭示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辩证发展之道。
CES★★,被视为国际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展会主办方★★、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首席执行官加里·夏皮罗说,多家参展中国企业荣获2025年度★“CES创新奖★★★”。报道称★,从机器人、智能眼镜到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各类智能产品★,中国企业都有影响力★★。
当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新能源车是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口★★★。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均超1200万辆,加速迈向汽车强国★。亮眼的数字背后★,彰显高质量发展活力★★★。
新年第一周,大江南北重大项目捷报频传:引江补汉工程首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掘进始发★★、国内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投产发电……截至目前★,2024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项目基本全部开工、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2025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也已提前下达。
2025年1月8日,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人们在中国企业宇树科技的展区观看机器狗展示。新华社发(曾慧摄)
新年以来,中国传统产业加速向“新★★”:在安徽合肥,借助数字化技术,智能工厂、零碳工厂持续赋能家电、装备产业深度转型;在江西贵溪★★★,用好“铜都”优势,新研发的电子级氧化铜粉等产品,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1月8日★,“两新★★★”政策新部署公布★: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系列新举措,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
“早上好★★!欢迎您搭乘中国东方航空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航班,从‘东方明珠’上海飞往‘东方之珠’香港……”
神州大地上★★,改革创新的一颗颗种子落地发芽★★★、成长壮大★★,助力中国经济韧性更足★★、动力更强★。
消费市场总体回升★。全国老字号嘉年华、全国网上年货节等活动推陈出新★,吉林、浙江等地新春消费季带动食品、化妆品等消费品走俏。截至1月11日★,新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亿元。1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升至51★★★.1%。“China Travel★★”持续火爆,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外国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近34%。
聚焦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人社部部署今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0项具体安排★;四川拟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天津优先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岗位推荐等服务……
虽然开年不足一个月,但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元旦刚过,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区的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果树枝干直指苍穹,为丰收积蓄力量。
连日来,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汽车★、日本丰田汽车等外资加码在华布局★★。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涨中国市场。
新年首个工作日,随着礼炮声响起,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在上海化工区开工,上海港有望今年年底★★“喝上★★”第一口本地产绿色甲醇。
这是2025年1月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漳州核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漳州核电供图)
能源资源★★“饭碗”端得更牢。世界最大规模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发现特大型铀矿★★,大幅提升我国铀资源安全保障水平。青藏高原形成四个千万吨级铜矿资源基地,预测铜矿资源潜力达1★★★.5亿吨。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总部型机构,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开展股权投资的限制……
翻开各地2025年“民生清单”,一项项举措温暖人心:
这是2025年1月5日拍摄的引江补汉工程首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江汉平安号”掘进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不少地方的开年会议上,瞄准扩内需重点发力★★。如安徽提出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海南部署谋划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吸引力的国际旅游消费旗舰项目等★★★。
海关总署出台15项措施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工信部部署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商务部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推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18项具体措施……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浙江宁波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000个以上;贵州安顺加快推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12个重大项目建设;山东烟台启动15个高品质住宅建设、21个城中村改造,创建70个幸福示范小区……
一南一北两处场景,正是开年中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一个个民生★★★“小切口”进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生账单”正不断转化为★★“幸福清单”。
2025年1月9日★,老人在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福寿苑养老照料中心准备吃午饭★★。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天水花牛苹果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今年谋划改造提升果园1.2万亩,创建1万亩标准化果园★,让花牛苹果更牛,乡亲们日子更红火★★★。”麦积区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罗学义说。
202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随着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今年粮食安全基础将更加稳固。
沪苏浙的水上交界处,地跨3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的“五馆三桥”全部结构封顶。三地一体化审批,建设单位只需准备一套资料,跑一个部门,盖一个章。
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福建等多地发布房地产新政,一些城市延长部分房地产政策期限★★,从供需两端发力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巩固楼市止跌回稳态势★★★,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持续回暖★。
“哎,衣服到啦!★★★”1月14日中午,一辆运输车缓缓开进西藏定日县曲洛乡仁果村。不久前,定日发生6★★.8级地震★。当前,各方正在全力保障物资供应★★★,把受灾群众御寒保暖作为过渡性安置的重中之重,兜牢民生基本线。
全面深化改革★,各地还有更多新探索:北京将推动扩展“免证办事”应用场景★,试点“四个免于提交”改革;上海出台21条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湖南衡阳等地宣布商品房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
2025年1月5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客在主塔★★“亚洲同心★”附近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首次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规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2025年1月7日,在湖南省浏阳市一家烟花生产企业的厂房,工作人员使用自动化设备组装烟花空内筒★。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也在拔节生长★。
2025年1月9日在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总装车间拍摄的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1月7日,《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意见首次明确基本养老服务要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要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系列针对性强的新举措,有望更好保障老有所养★★★。
“中国对外资的友好程度不断提升,海外长线资本、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也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说★。
1月5日,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人头攒动。开园以来,入园游客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2025年1月15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举行“迎新春 启新程★★★”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了解招聘信息。新华社发(阮雪枫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